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,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促进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,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》、《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》等有关要求,特编制《海城厝石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》。经专家评审、规划公示、省住建厅技术审查,本规划已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相关规定,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布。
一、规划原则
1、真实性原则,保护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。
2、完整性原则,整体保护街区历史环境。
3、可持续性原则,合理利用、永续利用历史文化遗产。
二、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
海城市厝石山及其周边地区,依托厝石山公园内保存较为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,完整地反映了海城在明清至民国期间的历史风貌和地域特色,有较高的研究与保护价值。
其特色价值可具体概括为:
(1)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、建筑内涵丰富,保存了从明清至今历史风貌和地域特色,具有较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。
(2)街区肌理格局完整,独特井字型密路网结构,街区内道路宽度较小,尺度宜人。
(3)人文胜景和人文价值重要,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分布较为密集,形成的独特的街区文化氛围。
三、规划范围
1、整体保护范围
整体保护范围南至环城南路,东至环城东路,北至震兴路,西至中街路,包含核心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,保护范围总面积25.0公顷。
2、核心保护范围
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厝石山公园,其内部文保单位、传统风貌建筑较为集中,空间格局保存完好,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,保护范围面积为4.7公顷。
3、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
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除核心保护范围以外的区域为建设控制地带。保护范围面积为20.3公顷。
四 、保护理念
以“老海城、市井味、时尚范”为目标,构建合理的格局与风貌,植入具有活力产业与生活秩序,彰显文化与内涵。
以原真性、人性化、时代性、可操作性为保护原则,使厝石山历史街区在保证原貌的基础上得到整体风貌的提升。
五、规划定位
总体定位——乐游厝石山,闲赏古今城
具有“清民”特色、市井氛围的历史文化街区;具有“文化彰显、休闲娱乐、康体健身、特色餐饮等功能”的历史文化街区。
六、保护策略
突出“留、改为主,拆为辅”。
在“留”方面,尽量保护历史、延续风貌,保持街区的原真性;在“改”方面,强化风貌、优化环境;在“拆”方面,应对需求,结合实际情况,新建建筑延续历史风貌特色,同时增补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,拓展公共空间。
七、保护目标
根据历史研究和现状分析,规划提出“以文化为导向的街区保护规划”,兼顾社会、文化和环境效益,达到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街区保护的双重目标。
1、利用文物保护单位、历史建筑,增加文化活动功能,成为海城老城区的特色文化空间集聚区。
2、利用厝石山公园绿地、休闲广场等要素,增加富有特色的绿化层次,成为海城老城区的核心绿地景观。
八、保护规划
通过对街区用地进行重新梳理,植入产业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、基础设施等,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。
通过产业植入,构建六大主题功能区,分别为餐饮主题商业区、休闲娱乐养生区、文化主题商业区、民国风貌体验区、多彩宜居生活区、公园康体健身区。
规划路网延续现有街区肌理,结合街区未来发展职能,按照街区内步行优先原则,首先满足步行空间的舒适性,形成一环多支的慢行交通网络。
整体风貌改造延续历史时序,按照明清-民国-八十年代-现代的时间轴,构建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貌区。
规划形成广场通廊和河滨通廊,两条主要视廊,控制视廊沿线的建筑高度和视线通透度,展现历史街区的韵味和风貌线。
九、主要规划图纸
1、保护范围图
2、总平面规划图
3、产业功能引导图
4、街巷建设指引图
海城市自然资源局
2020年12月29日